離開白色山城後,沿著太陽海岸一路狂飆,中午左右抵達阿爾罕布拉宮(Alhambra)所在地--格拉納達。
中午吃這家 KEBAP,讀音近K-Bar,西班牙文意思是簡單食物,背包客的最愛,一個3~4.5歐(135~203 NTD),隨便吃個牛肉堡(超大),這裡的牛肉堡是包肉片,和國內包碎肉團不一樣,但超好吃的,肉又多,吃到最後一口都有肉喔~~到歐洲還吃麥當勞的歪國人一定是想不開~~~
格拉納達是安達盧西亞自治區內,格拉納達省的省會,來到西班牙,如果沒來格拉納達的阿爾罕布拉宮,就不算來過西班牙,這趟旅程,最令我震撼的景觀也是這裡。
格拉納達在阿拉伯語是石榴的意思,市徽就是石榴。在這裡,四處都可以看到石榴造型的雕刻、畫或意象圖案,像這門上就有石榴造型的雕刻,過了這個門,一路直上,就可以抵達阿爾罕布拉宮。
由山腳走上去,得先爬一段不算短的陡坡,幸好沿途有綠意盎然的大樹,否則可能會出人命....
阿爾罕布拉宮地圖及售票等說明,每天有限制人數6600人左右(依月份而定),幾乎每天爆滿,所以最好事先上網預約,否則很容易敗興而歸。
阿爾罕布拉宮是一個位於西班牙南部格拉納達摩爾王朝時期修建的古代清真寺—宮殿—城堡建築群。公元1238年,格拉納達在摩爾人的統治下宣布獨立,並由統治格拉納達的奈斯爾王朝的第一代統治者穆罕穆德一世開始建造「阿爾罕布拉宮」(Alhambra,阿拉伯語意思是紅色城堡),1358年完工。
位於西班牙安達魯西亞的內華達山腳下,面積130公頃,由眾多院落組成,聳立在海拔730米的地勢險要的山丘上,宮殿的圍牆東西長200米,南北長200米,高30米,易守難攻,是相當知名的堡壘。
因穆罕穆德被稱為「紅人之子」,這座宮殿也叫作「紅宮」。也因城堡使用一種紅色的阿爾罕布拉岩礫,使得整座城堡在落日餘暉的照射下,呈現一片紅光,就像燃燒的火焰一般,使得「紅宮」更名符其實。
公元1492年,阿拉貢國王費爾南多二世和其妻卡斯提爾女王伊薩貝拉一世率領軍隊,以圍城的方式征服格拉納達,完成西班牙收復失地運動,摩爾國王博阿布迪(Boabdil)交出城鑰後,被趕出西班牙,流亡摩洛哥,結束800年摩爾人在西班牙的統治。
圖中下方三分之ㄧ處的缺口是吉普賽穴居部落居住的洞穴口,又稱半穴人。牆內都屬於文化遺產保護範圍。
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人類文化遺產。
巴達爾庭園Jardines de Partal,摩爾王的御花園。
阿爾罕布拉宮門票 10歐(450 NTD,現在漲到14歐了),我們預約17:30。
古代摩爾王的夏宮--軒尼洛里菲宮(Generalife),這座由東西兩個宮殿包圍的中庭長池(Patio de Acequia)又稱御溝園,亦是座典型回教風格的花園。
另一頭來一張。
皇宮裡所有的水都是從內華達山山裡涓涓流下來的泉水,興建之初,工程師就從六公里外興建水壩,引導每五秒可以灌注一座奧運泳池的流量將水透過渠道導入阿爾罕布拉宮,供應5000人飲用,以及堡內灌溉農耕之用,工程師思慮甚週,整個水利系統甚至可以應付枯水期與洪水期,留下的水壩系統,到現在都還在使用。庭園內的噴水,都是利用水的位能轉換,自然噴出,非常環保。
這是蘇塔娜中庭(Patio de la Sultana),因有棵700年的柏樹,所以又稱柏樹中庭....
沒看到柏樹?? 柏樹位置在照片左邊...我是指照片"外"....
好啦,我承認沒拍到,下次去會補拍啦.....
據說,這幽靜園子裡曾發生過一段慘絕人寰的悲劇,而裡邊那棵年約700歲的巨柏更因此而成名。
故事大致上是這樣說的,蘇塔娜是蘇丹王阿布杜勒‧拉赫曼的愛人,可她竟然劈了腿,經常與阿本塞拉赫家族的領袖偷偷在庭園裡的巨大柏樹下幽會。當然紙是包不住火的,蘇丹王發現後非常非常震怒,更因此將阿本塞拉赫家族的男子全數砍殺。
遠眺內華達山。
PM5:30,進入今天的重點:皇宮。大家迫不及待地排隊準備進入,超過預約時間30分鐘就不能進場了。
首先看到的是梅斯亞爾廳(the Mexuar),這是以前蘇丹王用來行政、聽證和判決的地方。卡洛斯五世開了這些窗戶,從這裡可以看到山下的阿爾拜新區(Albaycin)。
經此中庭可到蘇丹王的柯瑪萊斯宮(Comares),上方有五扇馬蹄形窗戶,代表回教五戒,這個門是正義門Puerta de Justicia,跨過這個門,阿拉伯的華麗與奢糜正準備震撼你我的心靈。
除了花紋外,牆面還刻有約一萬組詞語、詩句及可蘭經文,文字夾雜古代書寫體庫法字體,已有學者進行翻譯。
柯瑪萊斯宮(Torre de Comares)是蘇丹王會見大臣的地方,水池兩旁種有桃金孃(娘)樹,故又稱桃金娘宮。
大使廳(the Ambassadors ) 是蘇丹王接見外賓的地方,當年末代摩爾國王博阿布迪(Boabdil)在此決定將格拉納達交還西班牙的天主教國王。11m見方,高18m,是阿爾罕布拉宮最大、最豪華,也是殺掉遊客最多底片的地方。
著名的獅子宮(Patios de Leones),迴廊共有124根柱子,中央噴水池下方裝飾有12隻獅子,參訪當時獅子放2年長假中......
蘇丹王的起居室:國王廳(Sala de Rey), or 亞本塞拉廳Sala de los Abencerrajes,還是雙姐妹廳Sala de los Hermanas?我已搞不太清楚了...,雙姐妹廳有數達5000個小而凹陷,形態各異的蜂窩狀的屋頂,是摩爾人鐘浮石穹頂的代表作。
抬頭看見天花板裝飾著八角狀鐘乳石穹頂,如鐘乳石一般繁複的造型,令人讚歎不已。這種精雕細琢的灰泥粉飾是奈斯爾王朝的典型特色,我的相機無廣角,也不夠好,無法拍得全景,大家就將就點看囉。
林達哈拉庭院(Jardin de Lindaraja)
走出阿爾罕布拉宮,進到另一座花園,恍如隔世。
卡洛斯五世宮(Palacio de Carlos V).....一角..........
1526年,卡洛斯五世因蜜月旅行住宿在阿爾罕布拉宮,於是建這座皇宮,由米開朗基羅的學生Pedro Machuca設計建造,後來因資金關係中斷,直到18世紀才有屋頂...
隨著國王離開格拉納達,這座皇宮也跟著被遺忘,直到1906年才真正完成...
打從建造目的是用來蜜月住宿這離譜念頭,就注定它超坎坷的命運...
這是免門票的,這是天主教建築,裡面是圓形廣場,每年西班牙音樂舞蹈節在此舉辦,目前裡頭正在做美術展....冷氣滿強的,舒服。
城堡由此進~~
昔日的軍營
右上角是卡洛斯五世宮角落。
有內外二道城牆,圍牆總長3500米,高30米,相當難攻破,最後是以圍城數年的方式迫使博阿布迪
王投降。
有看到底下的護城河嗎(民宅旁)?想攻城?先填妥護城河,爬過光走路就會死人的斜坡,再攻破2道城牆...
當國王爽的很呢,這是後花園。
這是自另一個山頭看阿爾罕布拉宮,在夕陽的餘暉映照下,顯得格外的唏噓,遠方金色的內華達山依舊,但摩爾王朝已成追憶。
末場加映:影片中的音樂是西班牙作曲家、吉他演奏家弗朗西斯科·塔雷加的吉他名曲「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影片源自淡水國中吳夢萍老師的部落格。